老人财产分配并非儿女平分。有遗嘱时,遵循遗嘱分配,遗嘱能指定部分儿女继承或不均分财产。
若无遗嘱,则按法定继承。法定继承里,儿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,通常均等分割遗产。不过,对生活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要予以照顾;对尽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,可多分;有扶养能力却不尽义务的,应不分或少分;继承人协商一致,也能不均等分配。
解决措施和建议:
1.老人可提前订立遗嘱,明确财产分配意愿,避免纠纷。
2.继承人应积极履行扶养义务,弘扬良好道德风尚。
3.各继承人可友好协商财产分配,达成合理分配方案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法律分析:
(1)老人去世后财产分配并非只有儿女平分这一种方式。若有遗嘱,遵循遗嘱内容进行财产分配,遗嘱具有优先性,可打破儿女平分的常规,指定不均分或由部分儿女继承。
(2)若没有遗嘱,适用法定继承。在法定继承里,儿女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,通常均等分割遗产。不过存在特殊情况,如生活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,分配时会给予照顾;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老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,可适当多分;有扶养能力却不尽义务的,可能不分或少分。同时,若继承人协商一致,也能不均等分配。
提醒:老人可提前订立合法有效的遗嘱避免纠纷;继承人应积极履行扶养义务,否则可能影响遗产分配,具体案情可咨询分析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若老人留有遗嘱,要确保遗嘱合法有效,如自书遗嘱需老人亲笔书写、签名并注明年月日。严格按照遗嘱所确定的分配方式进行财产分配,尊重老人意愿。
(二)若没有遗嘱,法定继承时,先明确所有第一顺序继承人。对于生活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,其他继承人应适当给予照顾多分财产;对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老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,在分配时可予以适当倾斜多分;而有能力扶养却不尽义务的继承人,其他继承人可主张其少分或不分财产。各继承人也可协商达成一致,进行不均等分配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,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,一般应当均等。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,应当予以照顾。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,可以多分。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,不尽扶养义务的,分配遗产时,应当不分或者少分。继承人协商同意的,也可以不均等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老人财产分配不一定儿女平分。若老人去世前立有遗嘱,财产按遗嘱分配,可指定部分儿女继承或不均分。
2.若没立遗嘱,按法定继承处理。儿女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,通常均等分割遗产。
3.特殊情况:困难且无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被照顾;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可多分;有能力却不尽义务的应少分或不分。继承人协商一致也可不均等分配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结论:
老人财产并非一定儿女平分,有遗嘱按遗嘱分配,无遗嘱按法定继承处理,法定继承中也存在不均等分配情况。
法律解析:
依据民法典,老人去世后财产分配遵循不同规则。若老人留有遗嘱,那么财产分配需按照遗嘱内容执行,遗嘱能指定儿女不均等分配财产,或者让部分儿女继承财产。在没有遗嘱的法定继承情形下,儿女都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,通常会均等分割遗产。不过,法律也考虑到特殊情况,对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;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,分配时可以多分;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,分配时应当不分或少分。此外,若继承人协商一致,也可不均等分配。如果在老人财产分配方面遇到疑问,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。
相关文章
赠与合同公证的法律规定有什么
1.赠与合同公证能证明赠与合同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,且遵循自愿原则。经公证的赠与合同,赠与人通常不得随意撤销,仅在受赠人存在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合法权益、不履行扶养义务、不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等法定情形时可撤销。 2.办理赠与合同公证时,当事人要向有
再婚前的房产是否属于共有
1.再婚前的房产通常是婚前个人财产,并非夫妻共有。法律规定,一方婚前财产属个人财产,不会因婚姻延续变为共同财产,除非有其他约定。 2.若双方书面约定该房产为夫妻共同所有,此约定有法律约束力,房产就成夫妻共有。 3.若无约定,婚姻期间该房产所有权归婚前购买
离婚一方重病财产怎么分配
法律分析: (1)离婚时若一方重病,财产分配会遵循照顾原则。首先夫妻共同财产先由双方协议处理,若协议不成,法院会依据财产具体情况,按照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。因为一方重病,法院通常会倾向于多分一定比例财产给患病方,以保障其后续治疗
借款可以分几次转给别人吗
法律分析: (1)从法律角度来看,借款分多次转给他人是可行的。借贷关系的成立以贷款人提供借款为标志,不管是一次转账还是多次转账,只要能证明款项属于借款,该借贷关系就受法律保护。 (2)分多次转账时,保留相关转账记录十分必要。转账记录能直观体现资金的
针对问题:法院在执行中不执行判决书利息怎么办
你好,执行申请的请求事项有哪些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原因是什么
离婚之后女方还享受第一顺序继承吗
离婚以后就不是夫妻了,不是夫妻就不要说第一顺序了,就根本就不是法定继承人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不享有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在安徽省淮北市什么情况下用一级护理?
在淮北市判断是否适用一级护理时,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点包括: 1. 医疗机构未按标准分级护理:例如,患者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,医生未开具一级护理医嘱,可能导致医疗过错责任认定。 2. 家属未及时提出异议:若家属发现护理级别明显不符,未在合理时间内提出异议,可
判缓期间又犯罪法院还有可能判缓吗
在缓刑期间又犯罪,法院再次判处缓刑的可能性较小。 缓刑是对原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制度。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应遵守相关规定,否则可能被撤销缓刑,执行原判刑罚。当缓刑期间又犯罪,说明其并未有效改造,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较大。 司法实践中,法院
父母离婚债务如何分配
1.父母离婚时,要先区分债务是共同还是个人的。共同债务指为家庭生活、经营或双方共同意愿产生的债务,如共同签字或事后追认的。这类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,通常共同偿还。若共同财产不够,或财产各自所有,先协议,协议不成由法院判。 2.个人债务是一方以个人名义超
继承纠纷可以通过诉讼和仲裁吗
法律分析: (1)继承纠纷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。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后,法院会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,且该裁判具有强制执行力,若一方不履行,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,保障权益得以实现。 (2)继承纠纷不能通过仲裁解决。仲裁主要针对平等主体